耐高温玻璃在熔炼温度与室温之间,玻璃跨越三个粘度范围:熔化范围,过冷熔体范围和凝固范围。在熔体冷却期间 (100 – 104 dPa · s),玻璃的粘度持续增加。在104 和1013 dPa · s 之间可观察到其从液态到塑态的转变。所谓的软化点EW 指的是在塑态范围内,耐高温玻璃可在自重作用下快速变形。软化点温度T107.6 是当玻璃呈现出107.6 dPa · s 的粘度时的温度。当粘度大于1013 dPa · s 时,玻璃的状态可用固化或“冻结”来描述。在这个粘度下,玻璃的应力可在15 分钟内基本消除。
另一种定义转变温度的方法是根据相对线性热膨胀率的斜率变化。根据ISO 7884-8,这可以用来定义所谓的转变温度Tg。它一般接近T1013 的位置。.在任何热处理情况下,若温度高于T1013 – 200K 时,精密的光学表面可能产生变形,折射率可能发生变化。耐高温玻璃的典型线性热膨胀曲线从近绝对零度开始,其斜率逐渐增加直到接近于室温。
然后曲线呈近似线性变化直到出现明显塑态的温度。由于玻璃内部分子结构变化会引起线胀曲线的明显弯曲,我们以此来定义转变区。过转变区的膨胀系数同样呈近似线性变化,只是其斜率明显增大。由于耐高温玻璃线性热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,通常给出以下两个温度范围内的平均线膨胀系数:线膨胀系数a (– 30 °C; + 70 °C) 用于表述常温下膨胀特性(列于数据部分中)线膨胀系数a (+ 20 °C; + 300 °C) 用于国际通用比较标准以及作为熔炼和使用温度环境变化的参考。